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一回、五月温陵(二): (第10/15页)
洋航线往来的船只逐渐萎缩,虽然一切都从未曾真正停止过,但至少表面上是趋於没落的。 但“隆庆开关”之後,市场的需求再次被唤醒,南洋航道上热络的景况更胜往昔。 再次兴起的海禁,钻了当初这些禁令的一个空子,就是禁海令中所真正禁止的,并非所有的海上活动,而是旨在禁止“私人”进行。 简言之,当初圣意乃是可由皇家朝廷为之,就如成祖永乐年间,三宝太监七下西洋宣扬国威,此等史上最盛大的海上活动,便不在禁海令的禁制之列。 有了如此先例,无异於开了扇巧门,所以不是不能海上贸易,而是所有海上贸易都必须让官府cHa上一手,而cHa这一手的目的,绝不是吃饱没事找事做,无非是想从中谋取私利,而且官家出的这一手,手笔之大绝对骇人听闻。 地方官府执行海禁,对这些官员的好处,是多方面的。 一旦有了“海禁”的这一法宝在手,等於就拥有了管控市场供需的阀门,必要时加大羁捕力道,便会造成市场货源短缺、商人囤积居奇,如此商品价格立即就会飙涨,反之亦然。 如此,控制这些商品能不能进出?能进出多少?何时能进出?的大权,掌握在了自己手里,这些官员府吏根本无需自己进行买卖,只要选择何时、如何、是否严格执法,就足以让自己富可敌国。 当然,也有些手段b较拙劣的官吏,会贩卖些海上贸易的特许权利,或是巧立名目课徵些苛捐杂税,这些人看似更加恶劣,不过深入来看,他们多是鲁愚之辈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