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九十九章:科举革新的漏洞(下) (第3/5页)
不得过一倍’之规定,本朝亦然,此目的乃是防止民间借贷成为‘高利贷’。” “其三,便是禁止回利为本,以避免借贷成本如滚雪球般增加。” “唐代律令对此设有禁令规定,本朝太祖皇帝也曾言:‘如有年月过期,叠算不休,则要治罪。’此外,汉代曾对放高利贷的本金进行课税。” “以上便是臣所知道的有关历朝管制民间借贷的详情。” 朱高煦“嗯”了一声,思索片刻后,接着问道:“我记得,宋代王安石以‘青苗法’规定,由衙门出面放贷给农民,而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的盘剥,夏侍郎可知这事为何没能持续下去?” 夏原吉被问的一愣,即便他精通历朝财政典故,却不懂社会资金供不应求的现实问题。 他沉思良久,试着分析道:“或许是因为放高利者均为财力雄厚之地方势力,而这些地方势力或与地方官员有所勾结,最终使‘青苗法’落为一纸空文吧?” 就在夏原吉的话音刚落之时,门外响起了康平的禀告声。 “启禀殿下,内阁顾问兼金陵常科书院文史博士方孝儒殿外求见?” “见。” 朱高煦朗声说道。 言罢,他挥手让夏原吉退了下去,接着揉了揉发酸的太阳xue。 在朱高煦看来,方孝儒现在又来求见,必然与金陵书院新生入学之事有关,若他所猜不错,应是有女子持推荐信前来报到入学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